央广网郑州11月4日消息(紫薯天下网)据中国之声《央广新闻》报道,“明天谁来种地”是我国当前发展遇到的难题。近,河南省向52名农民颁发首批新型职业农民证书。
职业农民是将农业作为产业进行经营,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规则来获取报酬,从而实现利润大化的农业经济人。
河南省此次批准的52名新型职业农民,都是夏邑县专业大户、家庭农场主、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等从事蔬菜生产且具有中专学历的农民。县里将对获得认证的新型职业农民实行免费开展技术培训、优先享受国家惠农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和奖励。今后河南省还将分批分专业培养认定一批新型职业农民,并在政策、资金、技术、培训等方面给予扶持。
据统计,河南省农村务农劳动力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90.1%,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中,家庭经营收入占比已下降到52.8%,这一比例还呈继续下降趋势。
为此,河南省优先选择“粮食生产类”和“菜篮子产品类”产业,通过培养新型职业农民,破解“谁来种地”难题。河南省要求试点县把专业大户、家庭农场主、农民合作社带头人,以及回乡务农创业的农民工、退役军人和农村初高中毕业生作为重点培养认定对象,选择主导产业分产业分批培养认定,每个试点县培养认定100到500名职业农民。
咨询热线:18863576800
|